
在場 · 非虛構漫畫獎學金
第一季 作品節選及手記
一等獎 / 藍火線
作者:常籮、方六 編輯:譚蕙芸
(作品摘錄即將上線)
📌 《藍火線》終審評語:漫畫不若報導如此容易切換敘事,本作的整合方式即佳,敘事能流暢的穿梭於不同背景的陪伴者和案例之間,既是編劇亦是漫畫家的功力。大量第三人稱敘事的作品,對畫面處理非常具挑戰性,《藍火線》運用了豐富又貼切的譬喻性畫面,而這些畫面又大量運用了連續性,徹底發揮了漫畫獨特的語言;⋯⋯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陷入棄學、憂鬱、精神疾患,他們的陪伴者同樣身處戰場,沉默無聲。《藍火線》是記者與畫家的完美協作,以大量原創、珍貴的一手採訪為基礎,以表現力極強的漫畫描繪出文字不易處理的情境,同時呈現結構與情感的雙重現實。
二等獎 / 在 2022 的黑夜裡
作者:mao 編輯:正義
(作品摘錄即將上線)
📌 《在2022的黑夜裡》終審評語:本作由每日一張的插畫日記擴展為漫畫作品,趣味流暢分鏡令人難以相信這是mao第一次畫漫畫。被強烈的個人風格Q化的痛,又再被分鏡的重覆、放大、縮小給深入的植入讀者的心中。有時令人疼惜、有時令人麻木,是張力強大的第一人稱作品。⋯⋯一個普通人在瘟疫誕生的世界,可能遭遇什麼?又如何渡過這一切?mao以個人日記的視角,細碎記錄下那一年的種種。由漫畫所呈現的情感的失落、朋友的圍爐、生活的荒誕、憤怒的爆發,很好地將巨變世界裡一個人的心靈圖景具象化,變成歷史裡一份少見的記錄。
三等獎 / 我在英國 U 記工作
作者:Kayla 呂適之 編輯:黃照達
(作品摘錄即將上線)
📌 《我在英國U記工作》終審評語:有趣、創意、快速、無厘頭,這些曾經是華語圈大眾對「香港特質」的記憶。這些隨著社會脈動幾乎要被取代的記憶,在Kayla的作品中再次被喚醒。港人的移民議題思來沉重,然而 Kayla 以相當獨特地以「港人熱愛的連鎖企業視角」輕盈呈現,相當令人驚喜。⋯⋯以不同的海洋生物形象去代表受訪者,再加以遊記形式增加動態,將二場人物訪談譜成了極為生動有趣的視覺,同時完美表現了「移民的流動性」和「港人的速度感」,看的時候甚有一種「一鏡到底」的錯覺,亦有「天,我跟不上香港人節奏」的真實感。面試時評委們最大的質疑「語言」作者也做出了很好的整合和配置,既保有廣東話的語感,也為其它華語讀者的理解做了平衡。本作雖因篇幅和題材較為「小品感」而拿了三等獎,但其完整度和創意性仍一致獲得評審高度讚賞。
歡迎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收穫最新消息 ✨
如果已經在右上角點擊訂閱過就不需要重複填寫了喔~ 👀
© 2025FrontlineFellowship
聯絡信箱:hi@frontlinefellowship.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