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 ·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
第四季評選結果報告
❝ 在這些寫作探尋之中,我看到了真心的「我和你的相遇」。❞
第四季在場 ·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有 300 多位「在場者」報名
經過 33 位評委的評審,獲獎名單如下:
(點擊方框閱讀評審團評語,排名不分先後;得獎者名次將由最終完稿決定;
第四季成稿將於2024年10月發布)
《恆春核事――與核共存的人們》
作者:王舜薇,編輯:莊瑞琳
《暹羅,阿公未能到場的遠方》
作者:李潔琳,編輯:郭玉潔
《泰國——大陸跨性別群體的「應許之地」》
作者:胡卯,編輯:柴子文
《英國國民醫療體系(NHS):顛倒世界與異鄉醫護》*
作者:樹瓊,編輯:蘇美智
《戰時的文學抉擇:烏克蘭的去俄化與文學的身份危機》
作者:舒拉,編輯:謝丁
除以上五位獲獎者外,本季還有六份計劃案進入「終審名單」
(點擊方框閱讀評審團評語,排名按首字筆畫排序)
《一個民族,兩次屠亡:亞美尼亞人的國族創傷》
作者:田品回
《這裡沒有「二女兒」》
作者:任靜
《難民與他的攝影師:鏡頭內外的逐夢之路》
作者:沈明信
《 十年之殤:頓巴斯離散者眼中的社會變遷和流動的對「家」的想象》
作者:胡謙瑞
《布農製槍人》
作者:黃文儀
《「走線」偷渡赴美之路:支持體系與誠實的偷渡客》
作者:董孟渝
給所有報名者:
所有成功遞交申請的報名者都可以至報名系統中查看評語,每個人將收到 0~4 條,評語數量、長度均不代表提案是否優質。
❝ 真希望無論是否獲獎,每個人都能寫出來。無論我們的記錄能不能超越時間,「完成」這件事本身,就幾乎一定會創造出新的自我。(第四季評委 / 楊瀟) ❞
🔖 300 份寫作提案
我們看見「衝突日常化」後的世界
本季共收到 300 多份提案申請,其中近 40 份報名「歐洲移民寫作獎」。申請者來自各行各業,有體制內外的教育者、新聞(退役)記者及撰稿人、外賣騎手、創業者、企業管理者、人文社科研究者、鄉鎮社區實踐者、海外華人移民及後代、NGO從業者、舞者、餐廳老闆、台灣路權關注者、廢除死刑推動者、一線的基層公務員、房產仲介等。三百份提案就有三百種在場的方式。
❝「在場」第四季,我看到了視野更廣闊的提案,更多的寫作者加入進來,有時我甚至無法評判誰更好,誰更適合「在場」。(第四季評委 / 謝丁)❞
過去幾季,「在場」申請提案曾明顯體現出寫作者對疫情、戰爭、離散的強烈關切,甚至創傷哀鳴。但是在第四季,一個明顯的變化是,尖銳平淡下來了。似乎當瘟疫被結束,衝突日常化之後,寫作者試圖去看見的是「重歸平靜」的真實生活,與它背後的強勁張力。那生活是如何繼續的?
所有提案都在給我們線索。
去翻開司法的生命史,看見活在漩渦裡的人;聽見作為複數的障礙群體們,如何再現公民(權);身處生命的兩端學習如何生、如何死;站在非人的位置理解另一個生態邏輯;紀錄龐大而邊緣的工勞 / 功勞、為女性敘事 / 蓄勢喝采。
所有提案也在向我們提問。
遷移的人為什麼出走、又為什麼留下?在國境之間「走線」的人為何不願意說謊?中國年輕人仍希望嘗試生存與愛嗎?教育現場的少數派們還珍貴著「理想」嗎?
家是什麼?如果身體並不是被經驗所限定的,他們會如何被喚醒?地緣政治之外的台灣意味著什麼?香港的離散仍在進程中,誰能代表「香港」?
❝ 在這期評審過程中,不僅一如既往地看到寫作者對社會中邊緣人士的關注,更看到了寫作者探索著自己和不同社群群體之間「我和你」的關係,這種探索令我想起了神學家馬丁-布伯(Martin Buber)的同名著作,現代的工具化世界不斷把人和人的關係變成「我-他/她」,但在這些寫作探尋之中,我看到了真心的「我和你的相遇」。(第四季評委 / 錢佳楠)❞
謝謝所有提案者的發文與思考。以下是部分主題摘記:
翻開司法的生命史:活在漩渦中
- 北京信訪產業鏈紀錄
- 台灣冤獄家庭的往常與未來
- 某縣城的法院傳記:中國30年以來的法治、法院、法官狀況
- 中國底層煤礦工人被「群專」的卷宗調查
- 性侵被害人與司法歷程的斷裂
- 中國翻案家庭的生活紀錄
- 上海疫情封城紀錄
- 極權社會創傷經歷書寫
中國當代史:見樹又見林
- 中國西北礦城的湮滅史:政治變遷下礦工們的人生命運
- 家族裡「又紅又專」的愛情
- 文革親歷者的自述
- 十九世紀中葉以降天氣的文化史
- 「北京大清退」前後的歷史紀錄
- 上海某歷史街區的變遷發展史
- 20世紀青島「中國城」的近變
- 天主教在河南鄉村的發展
- 「反賊」在發聲
- 城市社區的互嵌交融式文化空間建設與地方感營造紀錄
- 典型浙商精神創業者在時代下的起伏
從原生到選擇,家是什麼?
- 與患有阿茲海默的家人的相處記事
- 東亞家庭理想化圖像
- 家庭血親的日常紐帶紀錄
- 不同類型的家庭創傷採訪
- 中國大陸生育率持續下降背後的婚戀現狀
- 因為愛人而移居的伴侶群體故事
- 長江三角洲的孤兒/棄兒
家族口述史:跨越縣鎮與邊界的時間
- 飢荒時期「闖關東」移民的記憶與抉擇
- 1946年後中泰兩地分隔的故事
- 上世紀90年代移民美國的福州人故事
- 在新疆種戈壁灘謀生的人
- 普通北方小山村紀事
- 潮汕地區的家族故事
- 第一代農民工家庭的發展史
- 家族老人與20世紀後半葉的濟南
世界勞工與全球消費鏈
- 世界工廠裡的臨時工
- 勞務派遣用工制度對新生代工人的影響
- 人工智能、大數據及其背後的勞工
- 「理想價值的心理學」如何在中國被生產與消費
- 新加坡馬來西亞邊界的勞力與國籍流動
- 雲南松茸交易背後的村民與微商
教育現場的「少數派」
- 厭學/抑鬱症等學生群體的困境和出路
- 校園中性別倒錯者的自白
- 一群性少數少年:自我的抗爭、告別和永不妥協
- 縣城少年「飛馳」往事
- 特殊學校孩子們的情感觀察
- 新興創意寫作專業學生群像
- 復讀學生記事
- 應試教育觀察與反思
人與非人:有機纏繞的生態世界
- 山區烏龜養殖場裡的工人媽媽、留守孩童與酷兒家庭
- 藏族小鎮與冬蟲夏草挖掘者
- 多點生態民族誌紀錄:有/無毒的廣西桉树
- 粵北地區農村返鄉婦女們生態種養、互助社群的實踐
- 流量與救贖:天山獒雲養記
- 吃狗肉文化考究
- 馬祖自然環境的保育變化
- 中原某地有機生態農業紀實
移民之問:為什麼出走?又為什麼留下?
- 聖何塞與美國的女性「走線」偷渡者們
- 美國當代(亞洲)新興藝術家的故事
- 美國的互惠生Au Pair群體
- 日本NPO組織中看護師的現狀
- 掙紮在中緬邊境之城的傣族小夥
- 西班牙的創業中國人
- 疫情後赴美的中國新移民
- 在莫斯科留學生問非莫斯科本地人:「為什麼來到這裡?」
- 歐洲亞裔群體之間的動態關係
- 在法國特拉普市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生活經歷
- 比利時政治庇護者在申請難民時的境遇
- 在紐約做女性主義心理咨詢師
- 中俄邊境的中國商人
- 「一帶一路」項目下出國的華北農村人
- 在美國做「網紅」的中國人
- 泰國華人的身份認同和家族史
- 「走線」偷渡赴美的中國人
- 在紐約做房地產經紀人的留學生群體
族群、性別、國族交織下的日常與迷茫
- 雲南摩梭人達巴生活史紀錄
- 中國年輕回族穆斯林女性對世界的理解
- 吉美堅贊民族職業學校的一線觀察
- 跨民族愛情當中的女性處境
- 台灣布農族製槍人的故事
- 雲南某少數族裔流動生活中的儀式回歸
站在世界主義之間:當你是我與她
- 高棉首都底層拾荒者與水耕農
- 柏林德中友協群體紀錄
- 印尼雅加達青口社區工場的女性漁民群體
- 阿勒頗的女性、藝術與行動
- 海外電信詐騙的從業者紀錄
- 俄烏戰爭三週年:那些被迫流亡的人
- 面對烏克蘭戰爭困境:陷於身份危機的有色人種
- 泰國當代藝術現狀
- 泰緬邊境「雙城記」
- 英國住房危機如何影響在英華語酷兒移民的親密關係
- 連通「平行世界」通道的法國小酒館
- 氣候變遷對巴拿馬貿易及人民生活的影響
- 亞美尼亞人的國族創傷
- 非洲的智慧城市項目建設
鑲嵌在社會裡的障礙者:公民再現
- 電子廠的聾啞「天使員工」
- 中國民間非正規殘障人士表演團體記事
- 村莊裏的「傻子」——鄉村智力障礙者的生存境況
- 深圳某精神醫院住院紀錄
- 鄉村裡的精神病婦女與被拐賣婦女
- 進食障礙者的生活與紀錄
- 城市視障者們的生活
- 精神疾病患者的自省與觀察
站在基層與勞作的一線
- 從文化策展人到騎手的外賣行業觀察
- 小鎮國企員工的自述型紀事
- 邊疆某地「撤點並校」下的鄉村小學實記
- 大廠員工的一手觀察
- 基層一線公務人員對國家鄉村振興政策的觀察
- 某地房產中介見證國內房地產市場爆發、巔峰、跌落的過程
- 悉尼的計程車司機觀察
- 北漂女教師的一線紀錄
- 莆田系加油站的故事
- 廣州白雲機場一線工作人員
- 藏地亞洲水塔的科考故事
女性敘事 / 蓄勢:所有地方,野蠻生長
- 兩岸背景下母女的(不)和解敘事
- 鄉村女博士紀錄
- 三代女性走出農村的故事
- 城市之女/三角石頭族譜
- 西南地區少女早嫁習俗
- 「角落」裡的女性紀錄
- 與性別歧視相關的用詞與故事
- 縣城中老年婦女退休後再就業
- 1980年代農村家庭中的「二胎女兒」們
- 蕭山女性主義的「回歸」
- 乙女遊戲世界裡的戀愛
- 大家族里不同輩的女性孤獨與靠苦痛連結的友誼
- 性騷擾的女性受害者、書寫者、與研究者
- 困在異性戀中的中國女權主義者
- 「跑路」的姐妹們
- 女性更生人與其收容屋的故事
人物傳記:回到歷史的現場
- 當代中國思想者三重奏
- 「尋找吳雄根」
- 韓玉臣商場筆記
- 馬來西亞籍華人建築師與其其創立的美學實驗室
- 「劉氏家族尋蹤及傳承」私人史
- 尋找蕭亮中:金沙江邊的守護與記憶
龐大而邊緣的工勞 / 功勞紀錄
- 珠三角工廠裡的臨時工
- 中國採礦業政策變更下的塵肺病工人
- 地鐵安檢人員:城市的脈搏
- 山村「非典型優秀」青年的人生軌跡
- 上海弄堂與古老小區中的窮人
- 流動女工的自我賦權
- 行走在縣城邊緣的廢品回收人
- 煤精(煤玉)雕刻產業紀錄
我身在何處:照護、舞蹈與醫療
- 中國跨性別群體的醫療受限情況
- 舞蹈、卵巢癌與女性親密
- 中國女性更年期後生活和心靈狀態
- 病逝母親的追憶
- 獨生子女照護危機下隱形的女性剝削
- 中國白血病兒童群體及其背後的托舉者們
- 疫情管控結束後再次進入搖擺舞國際村連接世界的中國舞者
地緣政治之外的台灣
- 路權紀錄:以行人為主體的台灣本土交通論
- 屏東部落互助照顧
- 台灣神豬文化
- 台灣五金回收行業的過去與現在
- 閩台滬青年們融合助力公益教育的10年
- 台灣山區逃跑移工勞動紀實
- 「新晉陸配」與「舊陸配」的雙代故事
- 在台馬來西亞人的美國巴以衝突觀察
- 宗教詐欺事件:「你的邪教,我的依靠」
- 恆春核事:與核共存的人們
- 嚮往台灣的中國大陸居民採訪
中國當代年輕人:有關生存與愛的嘗試
- 在寺院做義工的年輕人
- 後疫情時代下的青旅日常
- 中國漢服群體紀錄
- 提早「退休」的年輕人
- 考研的年輕人:上岸後的迷茫
- 90後塵肺病農民的生存現狀
- 在房車彩禮之外的別樣婚姻
- 中國內地大規模娛樂事件對粉絲群體的影響
- 被裹挾的大學生,假創業與真打工
- 自殺的大學生
- 封城時期的愛情
- 苗族「滬漂」男孩和他的詩詞王國
- 某大學社團存亡史
作為複數的香港
- 97一代香港人的身分認同研究
- 香港內地生觀察
- 香港移民在英國的日常家居煮食與身份認同
- 在港難民書寫
- 在美香港難民如何不在場地組織社運
- 辭去香港某體制工作後,一個普通人的遊蕩集
歐洲移民寫作獎:
- 英國醫院裡的第三世界有色員工們
- 「反送中」運動後離港赴英的酷兒們
- 在德國養小孩的臺灣藝術家媽媽們
- 住在柏林貨櫃屋的難民
- 追尋赴英美求學華人精神分析學徒的足跡
- 在柏林的文化藝術實踐者
- 巴黎華人文化與社運界的餐廳據點觀察
- 90後年輕台灣女性打工度假簽證持有者在澳洲的生活經歷
- 逃離政權後在歐洲邊緣生活的俄羅斯人
- 作為酷兒、行動者和異鄉人的交織
❝
這一季的在場,看到很多以日常生活為基礎點,挖掘日常生活價值的潛在優秀作品。日常是最直觀、具體、瑣碎,也是最容易被忽視、被遮蔽的存在。在看到日常生活世界的基礎上,我也希望作者們去進一步透過日常去反思背後結構性的動因,在公共性層面喚起大家更廣泛的道德共鳴,引導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價值觀和社會責任。(第四季評委 / 嚴飛)
第四季評委寄語
.
(陸續更新中)
這是一個每個人都可以說自己故事的年代。只要擁有一隻手機,每個人都可以書寫。然而如何把個人的、私密的、主觀的體驗,化成一種公共性的閱讀文本,這是一個重要的命題。
互聯網提供前所未有的容量、空間、承載力,它如何與古典的書寫工具接軌,讓有限的個人經驗,扣連宏觀的跨文化人類共同體驗,這樣書寫才可以有更深遠的價值。
— 譚蕙芸
離散的年代,給了更多人新的「在場」可能性。如何在新的生活現場沉澱心得,如何在深入個體經驗複雜性的同時,看見交叉性的處境和結構性的母體,是離散寫作者面臨的共同挑戰。
— 方可成
從「在場」舉辦至今,個人過往所被分配初審的計畫書中,似乎前三季的申請者,所嚮往要的「在場」,是要去感受與觀察尚未結束的「進行式」,如海外的中國勞工、流離中的難民…見證名為歷史的未來;對於本季個人所審核的計畫書,不少申請者所嚮往的「在場」,卻是感受漸被遺忘的記憶,無論是小至家庭史,或是族群的集體記憶,前者如因國共內戰而流離到台灣的家人、尋找被遺忘的孤墳,後者如美國、泰國的華人移民史、文革見證者的轉型正義等…以求證歷史背後的真相。
「在場」不一定是只為抓住仍是「現場」的當下感受,也可以透過文獻回到曾經的「事發現場」抽絲剝繭,或是與直面經歷過「現場」的見證者求證、共情,在記憶與遺忘的鬥爭中,與名為時間的敵人競逐對歷史的敘事。
— 杜晉軒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寫作者們對歷史、記憶與創傷的關注。真希望無論是否獲獎,每個人都能寫出來。無論我們的記錄能不能超越時間,「完成」這件事本身,就幾乎一定會創造出新的自我。
— 楊瀟
我讀到的書面申請裡面有很多是涉及女性處境和女性視角的,這又讓我感受到了在一個討論女性議題常常有所障礙的中文語境裡面,真實的女性書寫的渴望反而是非常強烈的。
另外,我曾經看到一個國內非虛構作品的讀者抱怨他看到的非虛構往往都被主人翁個人經歷細節所淹沒,有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感覺。每一位被單棵樹木所吸引的寫作者都應該考慮這棵樹的森林是什麼?這個故事為什麼不只是對主人翁身邊的親友有意義,而是眾多的讀者都會在乎的?這是所有非虛構寫作者都需要不斷研習的功課,但是國內的審查毫無疑問地塑造了故事的形成過程中還有發出來的文章裡面有意無意地放大樹木、隱晦森林的現實。在場的申請者、作者們應該不僅努力理解、栩栩如生的描繪一棵樹,更需要盡力尋找、勾畫出這棵樹的森林。
— 張含
「在場」第四季,我看到了視野更廣闊的提案,更多的寫作者加入進來,有時我甚至無法評判誰更好,誰更適合「在場」。如果非要給一點建議,我希望大家需要重視「試寫稿」。以我的個人經驗看,計劃寫得再天花亂墜,都不如「試寫稿」誠實。
— 謝丁
在這期評審過程中,不僅一如既往地看到寫作者對社會中邊緣人士的關注,更看到了寫作者探索著自己和不同社群群體之間「我和你」的關係,這種探索令我想起了神學家馬丁-布伯(Martin Buber)的同名著作,現代的工具化世界不斷把人和人的關係變成「我-他/她」,但在這些寫作探尋之中,我看到了真心的「我和你的相遇」。
— 錢佳楠
這一季的在場,看到很多以日常生活為基礎點,挖掘日常生活價值的潛在優秀作品。日常是最直觀、具體、瑣碎,也是最容易被忽視、被遮蔽的存在。在看到日常生活世界的基礎上,我也希望作者們去進一步透過日常去反思背後結構性的動因,在公共性層面喚起大家更廣泛的道德共鳴,引導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價值觀和社會責。
— 嚴飛
離散寫作已經成為今天全球中文寫作的重要場景。這次的很多選題都有獨特的切入角度,能夠帶來中文世界里很少見的故事。非常期待今年的作品。
— 李梓新
身為編輯,一次性海量看到這麼多寫作者說他們需要的是編輯,簡直覺得自己的工作也太有價值,謝謝你們。最喜歡的提案,都是在看說明時覺得「呀,要論重要性,恐難給高分?」,結果看到試寫稿整個大喊「請寫出來吧!」,而且他們都是素人。所以想和大家說——寫下來再說吧!
— 黃珮珊
「寫下來再說吧。」
感謝每一位評委、每一名申請者的支持與回饋;第四季成稿將於2024年10月發布,所有成功遞交申請的報名者都可以至報名系統中查看評語。
很開心第四季有這麼多人的信任與支持,期待與更多「在場者」相遇。 💛
第四季評委名單
(按姓氏筆畫數排序,陸續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