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評選結果報告
❝ 真實的人在各種社會力量的糾葛中生活。 ❞
第三季在場 ·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共有近 250 位「在場者」報名
經過 30 位評委的評審,獲獎名單如下:
(點擊方框閱讀評審團評語,排名不分先後;
得獎者名次將由最終完稿決定)《阿依阿芝》
作者:尤放,編輯:徐曉
《從天災到人禍,土耳其敘利亞的世紀震殤》
作者:Yu, Chin Mei,編輯:劉怡
《最後一課——藏語母語教育的傳承與生存困境》
作者:鍾小溪,編輯:謝丁
《「春天革命」與泰緬邊境上的緬甸流亡社群》
作者:斑戈,編輯:顧玉玲
《被兩地驅逐的人:通過假結婚事由、從陸赴台務工女性的十年》
作者:林秋銘,編輯:莊瑞琳
五份計劃,從民族本土的辨認與出走,
到兩岸歷史下的時代性故事,再到災害與運動的互生,
族裔的分識、代際的輪轉、在各種社會力量糾葛中活著的生命;
不斷呈現在我們面前。
評委 艾曉明 /
這幾年頻繁的天災人禍,給人最強烈的印象便是驟變;因此有那麼多的故事在危機中發生,危機也帶來新的聯結。理論來不及概括,即使有,也無能包容群體和個人所受的衝擊和複雜經歷。「在場」的寫作幫助讀者,深入新聞報導遺漏的故事,獲知血肉豐滿的生命感知。閱讀已有的成果和這屆選題,讓我對語言在當下的作為有了新的體會。
新增單元:小鳥與好奇心獎
❝ 文學、在地與長遠生活中的價值 ❞
第三季「在場」特別與《小鳥文學》合作,新設「小鳥與好奇心獎」。
作為「在場」的新增單元,「小鳥與好奇心獎」旨在為寫作者提供更多的編輯支持和發表機會,
亦可幫助成熟文本提早介入選題、進入出版流程。
獎項的關注點除「在場」所看重的公共性與社會責任之外,
同時強調文學性、在地性與在更長遠的生活中發現價值。
以下是得獎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點擊可查看評審團評語)
《貧窮人的台北:蓋起城市卻被遺忘的人們》
作者:朱冠蓁
《巷仔舖——高樓與高樓之間的方寸》
作者:黃桂桂
《迦藍蓋結(驚路)》
作者:對方
除以上八位獲獎者外,本季還有四份計劃案進入「終審名單」:
(點擊方框閱讀評審團評語,排名不分先後)
《一個華人小販的美國夢及其碎片》
作者:榮筱箐
《重寫阿勒頗的女性:從戰爭受害者到災區行動者》
作者:茉莉
《嚴肅喜劇:如何在芝加哥籌備共產主義革命》
作者:周舟
《汕頭亞青會:一場渴望揚眉吐氣的碎夢》
作者:梁靜怡
🔖 250 份寫作提案
我們看見「創傷、重建、追尋與記憶」四大主題
與第一、二季相似,第三季許多計畫書來自退役記者、藝術教育者、通識課教師、自由撰稿人、人類學研究者、書店老闆、海外華人移民及二代、鄉鎮社區實踐者、NGO從業者,但第三季關於個體、家族、社群或國族創傷的書寫明顯增多。對創傷性歷史的追溯,對自然災害、社會運動之後的社會能量如何收聚與釋放的追討,以及大量女性議題與性侵倖存者的敘事湧現,或從側面反映出在中文寫作世界中,我們還未失去記錄與講述的勇氣。
本季的提案依然題材豐富、地區多元,以下是部分主題摘記:
城市與人:治理、建設與變遷
- 亞青會背後的中央-地方治理互動
- 農林科學和農民身體經驗之間的張力
- 70、80後的中國公民行動者
- 海南傳統漁村的轉型
- 縣鎮高中的公共人文空間
- 從鄉村建設探討「改變」的複雜性
- 北京的都市規劃與逐漸消失的大鴇
- 中國鄉村建設與樸門農法
- 台灣都市貧窮問題
- 印尼基礎建設下的道路與身體
- 海口老城區的變遷史
- 廣州東山口的社區營造
- 台灣社宅政策
- 「新世紀第一縷曙光」之爭
- 中國蘭州箱包城的故事
家族、語言與生命:代際裡的山河海峽
- 摩梭女性的生命史
- 千禧世代女性的掙扎
- 三代母親的故事
- 新疆二十年家族口述史
- 藏語母語教育的傳承與生存困境
- 呼倫貝爾牧馬人的生存情境與抉擇
- 最後一代自梳女的個體敘事
- 鐵絲圍欄下的牧民與狼
- 從大陸赴台務工的「假新娘」及其家庭與工作
- 一個北京人的消亡史及其背後的故事
- 「道北」的河南移民生命史
- 台二代在兩岸之間
- 中國計劃生育之殤與海外孤兒由來
- 從順德移民到澳門的三代女性
- 越南船民難民家族史
華人在非洲、在國際衝突現場
- 黃金海岸淘金路上的形色人生
- 非洲賴索托的中非台自雇型經濟脈絡下的故事
- 尼日利亞政治與社會生活:中國製造與非洲譜系
- 土耳其國際難民衝突與社群
- 敘利亞的戰後一代青少年生活
- 阿勒頗災區女性的能動日常
- 泰緬邊境的流亡社群與政變後正進行的革命
- 美國共產主義革命黨故事
- 俄烏邊界與頓巴斯
日常宗教生活裡的掙扎與記錄
- 疫情中的北京地下教會
- 台灣民間宗教文化的興衰流變
- 當代人的靈性生活
- 漢化清真寺前的一場爭執
- 崑山台灣客商的民間信仰實踐
- 終南山的隱修現象
世界勞工與全球消費鏈
- 世界工廠裡的臨時工
- 勞務派遣用工制度對新生代工人的影響
- 人工智能、大數據及其背後的勞工
- 「理想價值的心理學」如何在中國被生產與消費
- 新加坡馬來西亞邊界的勞力與國籍流動
- 雲南松茸交易背後的村民與微商
蜿蜒的離散時代
- 唐人街上華人小販的人生
- 上世紀偷渡移民美國的老人訪談
- 居港印尼歸僑史
- 海外離散社運故事
- 在泰國清邁旅居的中國家庭
- 英國中餐廳的華人老闆
- 經過大飢荒時代的女性長輩家族史
- 美國持槍亞裔的選擇與恐懼
- 海外離散華人酷兒女性群體
- 東南亞華人的身份認同和想像
- 留學生與留守家長
障礙、創傷與病痛:身體、心智與社會之礙/愛
- 精神病人的出院生活困境
- 心理治療經驗的觀察與記錄
- 愛滋病群體生存狀態與用藥歷史
- 香港精神病院內關係體察
- 視障人士的就業困境
- 患癌女性的生育能力思考
- 一個少女的抑鬱史
- 創傷與(藝術)療癒
- 多動症兒童的世界
- 殘障人士與手搖車的行徑
- 接觸即興舞蹈的身體實驗
當下港澳
- 時代夾縫中的香港通識科教師
- 澳門當下政治領域生態
- 香港後社運時代的農耕生活
- 香港離散時代的群體畫像
- 香港城市更新中失去的建築特色
- 以菜餚書寫香港移民記憶
- 香港移民日常飲食和身份認同
- 青年左翼社群政治創傷
- 香港紀錄片的社會變遷
性別、親密關係與女性書寫
- 離散華人女性對女性主義和中式家庭的探索
- 性侵倖存者敘事
- 家暴受害者敘事
- 計劃生育政策下被拋棄的「二女兒」
- 在異鄉中「轉碼」的文科女性們
- 中國性少數組織的發展困境
- 走向主流的藏族女性導演
- 海外女權社群發展
- 中國當代的形式婚姻
- 雲南古茶山的女性生活
- 身體模特和藝術的微妙關係
文化研究與民族誌書寫
- 社運者的自我民族誌
- 亞伯拉罕宗教框架下的阿拉伯和猶太文化書寫
- 打卡「正念」的消費群體民族誌
- 漢化清真寺前的宗教衝突
- 在印度探索何為東方
- 江永女書文化記錄
形色職人世
- 製琴師的生命故事
- 華北中原的「跑功者」故事
- 傳譯工作與傳譯工作者記錄
- 雙減政策失業潮下在歐洲讀教育學的中國老師
- 在巴黎的中國性工作者
- 女性紋身師職業故事
- 都市美甲服務人員
- 在美中國家具商人
- 流動女工的自我賦權實踐
- 網紅與流量經濟
- 00後地下/獨立詩歌寫作現狀
- AI 洪流中的音樂人
- 大理 Web3 社群鑄造者
教育與流動
- 中國藝術教育家的記錄
- 職高生的教育困境
- 中國偏遠鄉鎮小學教育問題
- 鄉村教育問題、經驗與傳承
- 疫情下的中國高考
普通人的大歷史
- 信陽事件親歷者訪問
- 在雲貴高原上尋找明朝遺跡
- 上海封城記錄
- 方艙真實經歷記錄
- 文革後的代際創傷
- 追尋托爾金的英格蘭足跡
評委 艾曉明 /
從跨國界難民危機到流亡者的抗爭運動、從歷史浩劫到個人或家庭的創傷記憶……我看到的選題計劃不足十分之一,卻也足以感受到中文寫作者的力量和希望。題材並無大小之分,關鍵是去發現:在那些事件和人的背後,哪些是被遮蔽的前因後果。如此創造出來的是新的知識,這是文學的發現,也是非虛構寫作的魅力所在。
評委 吳琦 /
每一個想寫的人,都面臨如何寫、寫什麽、誰在寫的問題,正如「在場」要選擇最合適的創作者一樣。這時,舊的傳統媒體主導的選題評價繫統也在動搖和修改中,其中較為積極的改變在於,它有機會補充和豐滿我們對於公共議題的想象,尤其打破為了公共而公共的那種功利的選題視角,而是去包容更多元、邊緣和長期的題目,接受更為私人、專門甚至小眾的探索。因此,至少在我自己的標准裏,很願意支持私家史的探索、自身的社會和研究工作的延伸,因為這些選題本身與作者之間有著非常緊密和內在的聯繫,它們的可信度和說服力都更強,同時反映了寫作者在今日世界「不得不寫」的真實境況。
❝ 彼此都如暗夜火把,感謝所有「在場者」支持 ❞
第三季評委 譚蕙芸 /
「在場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對喜愛華文寫作的朋友來說,是彌足珍貴的機會。文字寫作難以維生,令不少人放棄創作,或只能在繁忙的公務外再額外找時間寫作。「在場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提供充裕的資源,讓文字創作人能有尊嚴地、專注地、專業地完成非虛構寫作的每一個步驟,無論在進入田野、深度訪問、資料搜集上,都能夠做得更細緻更多角度。評審期間,看到不同地區不同社會值得關注的問題,無論是性別的、低層社會的、離散社群的,這些富有人文關懷的題材,都能讓來自不同地區的華文讀者能互相理解彼此,在如此割裂滿有矛盾和充斥着敵對氣氛的現世代之下,難得非常。
第三季評委 錢佳楠 /
真實的人在各種社會力量的糾葛中生活。雖然目前看到的只是選題,而不是最終成文的非虛構作品,但是我從這些計劃中看到了寫作者把採訪對象視為獨立復雜的個體,而不是把這些人物當成呈現社會議題的媒介。因為關註的是生活在一團亂泥中的人,所以這些人身上自帶「轉摺」(twist):渴望符合主流家庭文化的同誌群體,住在美國養老院裏卻不會講英語的華人移民,投身農耕的香港社運人士,在新加坡工作卻定期送母乳回國的大馬籍媽媽。這些人物帶給我驚訝,震撼以及感動,我也從他們的 twist 看到生命的力量,只要活著,就是在不斷迎合,抵制或平衡各種微妙的時代精神,政治話語以及經濟浪潮。
因為「真實的人在各種社會力量的糾葛中生活。」所以走進看見這一切、誠實書寫後,我們相信這樣「在場」的力量便可以賦能、撼世,也可自解、救人。
如寫作者榮筱箐所言,對所有中文寫作者來說,這就像暗夜裡看到還有人在舉著火把。
感謝每一位評委、每一名申請者的支持與回饋。Podcast「寫作亦在場」及更多線上、線下活動正在籌備中,期待與更多「在場者」相遇。
© 2024FrontlineFellowship
聯絡信箱:hi@frontlinefellowship.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