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Categories - 在場 · 獎學金
April 6, 2025 ·
在那間院子裡,我問他,你想念仰光嗎?他幾乎不假思索地說,不想。 然後不知怎麼,他就開始回想起自己在仰光的日常。他總是去一家圖書館看書,他細緻地描述了他從家裡如何搭乘公車抵達那個圖書...
March 30, 2025 ·
我從來沒有去過曼德勒,但我對曼德勒很熟。 不是那種閉著眼睛都知道自己會走到哪兒的熟,是聽到這個名字,心就會下意識「啪嗒」響上那麼一下,好像是我的神經系統知道,它經常出現在我的腦袋裡。 ...
February 18, 2025 ·
陳獻江在1920年代出生於新加坡,祖籍廣東。嚴格來講,他所住的新加坡還不是一個國家,而是英屬馬來亞。他的名字,獻江,寄託對未曾謀面的「祖國」的熱望。不負此望,在1940年代,他在南洋華僑愛國運動...
在場・非虛構漫畫獎學金的全球多場線下活動來啦!獎學金跨界大集結來自全球的漫畫家、策展人、記者、藝術家等,在台北、清邁、巴黎、東京、荷蘭、香港,一連舉辦六場線下講座或活動。活動按照時間順序展列。期...
作者:李潔琳,「在場」獎學金第四季二等獎獲得者 編輯:郭玉潔,作家,記者,著有《眾聲》等。 首發媒體:正面連結、端傳媒 2017年春天,18歲的我獨自在曼谷「尋找」老二姑。伊...
November 12, 2024 ·
我打開了谷歌地圖,鬼使神差地開始用谷歌街景逛了貝魯特。先去了Downtown Beruit,一個商業街區,毫無歷史氣息的建築,空空蕩蕩,一個穿著考究的男人坐在商業街的長椅上,旁邊坐著一個大一點的...
作者:胡卯,「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第四季三等獎獲得者 編輯:柴子文,文藝復興基金會總監,曾任《南方週末》、《亞洲週刊》編輯、記者,及《陽光時務》副主編。 首發媒體:報導者 ...
作者:王舜薇,「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第四季三等獎獲得者 編輯:莊瑞琳,春山出版總編輯 首發媒體:關鍵評論網 上山 我在省道台26線上尋找大山母山的登山口,出發前查閱網...
作者:糜緒洋,「在場」獎學金第四季一等獎獲得者 編輯:謝丁,記者,作家,曾任《正午》主編,《時尚先生》副主編 首發媒體:端傳媒、單讀 封面:基輔米迦勒修道院門口的陣亡將士紀念牆(拍攝...
2024年11月16、17日,一連兩日,在場 ·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第四季的五位得獎者,將分別與他們一對一合作四個月的編輯、相關寫作領域的嘉賓深度對談。歡迎點擊此處獲得 Zoom 地址,酣暢參與整...
作者:樹瓊,「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第四季「歐洲移民寫作獎」獲得者 編輯:蘇美智,獨立記者,前《明報周刊》資深編輯,著有《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等 首發媒體:單讀 封面: 夜晚的...
作者 / 胡卯,「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第四季得獎者 2019年中,上海性別社群在5月17日前後被國安挨個致電威脅,那是國際不再恐同恐跨恐雙日,我和幾個上海社群的組織人四處逃散,也...
作者 / 樹瓊,「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第四季 歐洲移民寫作獎* 得獎者 在許多在場寫作者的場外手記裡,大家都提到同一個焦慮:我真的有資格和能力來呈現這個主題嗎?我也一樣,從一開始...
作者 / 糜緒洋,「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第四季得獎者 自俄烏全面戰爭爆發後,我每天都追蹤着各種來自現場的報道,也一直想去烏克蘭實地見證歷史,但始終沒能邁出這一步。沒有機構自然是一個重要原...
2024年10月,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第四季的各位獲選者都完成了作品,得獎名次也正式出爐: 🏅️一等獎 糜绪洋《戰火下的文學抉擇:烏克蘭的去俄化與身分認同重塑》(編輯:謝丁) ...
作者 / 李潔琳,「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第四季得獎者 潮汕有一股紫色的地氣,嗆鼻,凝重,伴有閃電。這是雨後空氣裡瀰漫的氣息,像塗下[1]的灰塵泥土凝聚一起、蓄勢待發預備向上彈起,...
作者 / 郭玉潔,作家,記者,著有《眾聲》等。「在場」第四季得獎者李潔琳文章之編輯。 我一向對「離散」的議題很感興趣,因為離家、聚散、漂泊是我長年的經驗,也是1990年代之後許多...
作者 / 柴子文,文藝復興基金會總監,曾任《南方週末》、《亞洲週刊》編輯、記者,及《陽光時務》副主編。「在場」第四季得獎者胡卯文章之編輯。 「人的困境」始終是故事的開端,也是核心的關...
作者 / 王舜薇,「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第四季得獎者 「在場」線上面試完隔天,我在一個場合巧遇「在場」的夥伴,當面告知我入選的好消息,當下是喜悅的,卻一瞬即逝,反倒是壓力排山倒海...
作者 / 莊瑞琳,春山出版總編輯。「在場」第四季得獎者王舜薇文章之編輯。 展現一個議題時,有人認為時代的驚心動魄是重要的,有人認為結構中的人才是故事線的核心,也有人覺得不能迴避事件與涉及的知...